郭小平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10-27 次浏览 背景颜色:

一、个人简介

郭小平(1983—),男,汉族,山西省吕梁人,理学硕士,现为榆林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新闻学教研室。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网络与新媒体。

电子邮箱:286417021@qq.com

二、学习和工作经历

2002年9月—2006年7月,在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6年9月—2009年7月,在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

2009年7月—2015年1月,在榆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工作。

2015年1月—至今,在榆林学院文学院工作。

2020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

三、主要科研成果

(一)论文

[1]郭小平.弹幕文化下哔哩哔哩用户身份认同现象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21,31(01):101-104.

[2]郭小平.应用型高校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J].陕西教育(高教),2020(06):57-58.

[3]郭小平.综艺节目《声临其境》的人物特色分析[J].视听,2019(10):51-52.

[4]郭小平.地方新闻网站的发展策略研究——以凤凰网陕西频道为例[J].今传媒,2018,26(08):77-79.

[5]郭小平,张杰.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榆林学院为例[J].榆林学院学报,2018,28(04):97-102.

[6]郭小平,黄太萱.陕北地区在校大学生对时政新闻关注度的调查与分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38(03):118-122.

[7]郭小平,杨静涛.王家卫电影“意象都市”中的“追寻与拒绝”主题嬗变[J].电影评介,2017(22):27-29.

[8]郭小平,张永恒.基于CDIO的Access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榆林学院学报,2015,25(02):57-60.

[9]郭小平,张文兰.高中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适应性研究——行为改变与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的关系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3,34(07):108-113+120.

[10]郭小平,张文兰.从教师心理探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高原期”现象[J].中国电化教育,2011(09):95-99.

[11]郭小平.大学生成才与高校校风建设的关系探析[J].榆林学院学报,2011,21(02):110-112.

[12]郭小平.建构主义学习迁移理论与信息技术环境的关系探析[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12):343-344.

[13]张文兰,郭小平.关于我国行动研究学术成果的分析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9(02):51-54.

[14]郭小平,王建武.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04):81-83.

(二)项目

1.榆林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地方性高校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适应性研究——以榆林学院为例;项目编号:10GK27。

2.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项目:中小学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与认识研究——以陕北地区为例;项目编号:SGH17H288。

3.榆林市榆阳区教学研究室项目:榆阳区中小学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与认识研究;项目编号:YYGH19099。

4.榆林学院校级教改项目:CDIO教学模式下《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的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JG1315。

5.榆林学院校级教改项目:高校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项目编号:JG2057。

6.陕西新元洁能有限公司横向项目:职工教育培训项目——企业文化宣传、视频拍摄;项目编号:2020HX38。

7.榆林东山书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横向项目: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与传承路径研究;项目编号:H2023060185。

(三)主要获奖情况

1.2010年12月,荣获榆林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

2.2010年12月,榆林学院第八届多媒体教学课件二等奖

3.2013年5月,荣获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三等奖指导教师

4.2013年7月,荣获榆林市第十二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5.2014年5月,荣获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IC3 GS4赛项本科组三等奖指导教师

6.2015年6月,荣获第五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秀奖

7.2015年12月,荣获首届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

8.2017年6月,荣获榆林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9.2018年6月,荣获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