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榆溪大讲堂系列讲座之十七——《榆林诗刊》赠书仪式暨格律诗基础知识讲座
2014年12月16日,《榆林诗刊》赠书仪式暨格律诗基础知识讲座在榆林学院5211教室举行,榆林诗词学会会长、原榆林市委副书记李涛、榆林学院纪委书记霍东平、榆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崔建忠、榆林学院图书馆馆长殷长庆出席了此次赠书仪式,随后榆林诗词学会常务理事王振权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作了格律诗基础知识讲座。赠书仪式及讲座由文学院院长贺智利教授主持。
下午4点,赠书仪式开始后,李涛会长首先发言,李会长从中国古典诗词的历史讲起,讲述《榆林诗刊》的创刊及发展。李会长表达了让诗词走进校园的愿望,希望能够经常与我院的师生进行交流,传承中华诗词。
紧接着,霍东平书记以热烈的掌声再次欢迎李会长、崔主席和王振权老师的到来,感谢《榆林诗刊》为我院图书馆、文学院资料室以及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赠书。随后,霍书记鼓励学生珍惜时间,把学习当作乐趣而不是包袱,认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为家人、为榆林学院增光添彩,为祖国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发言环节结束后,李会长分别为榆林学院图书馆、文学院资料室以及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赠书。所赠书目有《诗词曲赋知识手册》、《诗词韵律合编》、《古今词范》、《陕西当代散曲选》、《诗词速成手册》以及2007年至2013年的《榆林诗刊》合订本共200余册。
赠书仪式后,王振权老师为同学们进行了格律诗基础知识讲座。王老师首先从汉字的历史发展谈起,“汉字是举世无双的,若汉字被废除,传统的诗词就不可能存在。”随后王老师分别介绍了格律诗的历史、体式以及音韵。中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即所谓近体诗。这种古老和传统的诗体,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格律诗都有一定的限制。王老师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正是因为有了严谨的结构,才使诗词更美。在介绍诗的音韵时,王老师以吴堡、绥德的方言为例,生动形象地讲述格律诗的平仄用法。“讲究平仄使诗的读音抑扬顿挫,形成诗美的要素;押韵使诗的声音和谐,形成韵味之美。”讲述过程中王老师对于诗词名句信手捏来,在场的同学也不禁跟着齐声诵读出来,形成浓厚的交流氛围。
讲座结束后,文学院院长贺智利教授进行总结,贺老师感谢王老师为大家带来的精彩讲座,同时也为王老师对古典诗词认真钻研的精神感到敬佩。贺老师鼓励同学们能够积极认真学习古典诗词,传承古典文化,诗意地栖居在这片黄土地上。
霍书记讲话
诗词学会会长李涛讲话
李会长为文学院赠书
王振权老师讲解诗词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