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文学院“非遗文化进校园”专题系列——前世今生信天游 陕北民歌背后的中国故事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5-16 次浏览 背景颜色:

2022年5月12日8:00,我校文学院于5101教室举办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前世今生信天游”——陕北民歌背后的中国故事。本次讲座由王建领老师主讲,樊文军老师主持,汉语言文学专业19级本3和本4班的全体同学参与听讲。

王建领老师主要通过“民族和韵、生命呐喊、爱情礼赞、陕北方言之歌、时代旋律”这五个方面向同学们展现陕北民歌信天游的源远流长和深刻底蕴。

首先,王老师介绍了信天游古老多元的大中华背景。信天游是流布于陕北大地,秉承《诗经》比兴赋古风,顺天而生、信天而唱、以两句体歌为主要体裁的民歌。它不是简单的民歌,它唱红了天,唱恸了地,把陕北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注入其中,传唱至今。

他讲到,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成与它古往今来的历史脉络有剪不断的联系。陕北地区地处边塞,在古代一直是战乱频发之地,从陕北的地名延安”“安塞”“定边等我们就可以看到在战乱频仍的年代人们对国家平定、安居乐业的美好期盼。也正是由于这种丰富的民族地域性,善于歌舞的胡人在与汉人融合后,极大地促进了陕北地区曲艺的发展,这也是陕北民歌的历史渊源之一。

    信天游为己而歌、为神而歌、为公理而歌。生活性与艺术性的互补互长,孕育了它永不凋谢的生命力。在讲述过程中,王老师用信天游的小调和片段带大家领略那淳朴自然的民风,欣赏属于陕北的独特浪漫

    最后,王建领老师说,信天游是陕北人民消除乡愁的一剂良药。不仅是陕北,任何民族的方言,都是他们的文化瑰宝,共同铸就了辉煌的华夏文明。此次讲座让同学们对陕北信天游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学习,为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增添了一份音乐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