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文学院“非遗文化进校园”专题系列——方言在陕北民歌演唱中的作用与意义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4-16 次浏览 背景颜色:

2022415日下午4:30,榆林学院学术委员、声乐教授杨婷在5101教室做题为方言在陕北民歌演唱中的作用与意义的学术报告。杨婷教授著有《家灯火》《圆梦中国》等知名作品。本次学术报告由文学院副院长冯涛主持,2019级新闻与秘书专业全体同学听讲。

杨婷教授首先向我们哼唱了动听的陕北民歌,随后从四个方面来讲解方言在陕北民歌演唱中的作用与意义。

一是陕北独特的地域和文化,孕育了陕北人顽强的意志与精神,并从中引出陕北民歌的根是悲腔、悲调、悲创,展示了陕北民歌的乡土气息、厚重与美妙,这些都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壮烈的重要写实。

二是载有浓厚陕北特色民歌的体裁——“号子信天游小调劳动号子是诗歌的源头之一;信天游是极为豪放的山野之歌;而小调则是里巷休闲娱乐之曲。杨教授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这三种体裁并与全体同学一起享受了这些曼妙的歌曲。

三是陕北方言歌词的魅力,从方言歌词的传奇色彩中,我们了解到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方言特征词语来源于劳动大众,带有泥土的芳香体现劳动者的质朴;独特的反理性词语,更是让人如痴如醉,狂迷状态后,自然挣脱理性的束缚;将数词的理性含义模糊化,进而展示陕北民歌数字的独特内味。陕北的天籁之音则是有借用衬字”“韵脚和谐”“叠音自然等智慧结晶的凝练显现。在场师生都陶醉于《赶毛驴》《谈不成恋爱交朋友》《军民大生产》等天籁音乐之中。

  四是陕北民歌中多与文学相结合的辞格,明喻、暗喻、借喻、讽喻藏着那陕北人的情思;夸张、反复、裂锦、双关、对比等,无论是常见的还是新建的辞格,都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方言与陕北民歌的融合。

 

最后,冯涛总结指出方言在陕北民歌演唱中的意义和作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多从日常生活中去发现美、享受美。此次讲座,让在座的同学们深刻地领略到方言在陕北民歌演唱中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