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我们向大师学习什么——文学院2017级新闻班赴陈宝生摄影工作室见习纪实

作者: 解永刚 发布时间: 2018-10-23 次浏览 背景颜色:

10月19日,榆林学院文学院2017级新闻班45名同学,由代课教师解永刚、郭小平带队,乘坐学院的大轿车来到上盐湾寨坬村一一陈宝生摄影工作室,拜访了原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西安美院摄影专业教授,研究生导师,一级摄影师、中国书协会员、著名摄影家陈宝生先生。

说明: https://ss2.meipian.me/users/5359082/34ee881c7dee4a7181175251caba1599.jpg-mobile

一张张精彩照片,一本本经典画册,让我们走进了陈老师的艺术世界,陈老师镜头展示的无疑是黄土地、黄土人、黄河浪、黄河人,塞上风,塞上情,塞上人,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生活环境。而陈老师取材这片土地上的摄影作品又是那样的强烈震撼人,感动人,同时也鼓舞人,激励人。我们在一幅万马奔腾的作品前,驻足凝望,陈老师为我们讲解这张作品的创作过程;为了拍摄骏马奔腾,陈老师在地下挖了坑,把自己埋藏在坑里,对着飞奔而来的骏马,冒着生命危险按动快门,成就了这样了不起的典型作品;《黄河船夫》《黄河风云》《力挽狂澜》《高原河》这些作品让我们看到陕北人坚韧不屈,敢于拼搏,激流勇进的黄河精神,为了拍摄这些作品,陈老师有时候把自己绑在木船的桅杆上,用生命奉献追求摄影,用生命进行创作。

说明: https://ss2.meipian.me/users/5359082/6fad911e889849468cc8a47ac1680316.jpg-mobile

陈老师为同学们做了精彩的报告,讲述了了自己的成长道路和取得的艺术成就,耐心向同学们讲解了如何进行精品作品的创作过程,他说:精于构思立意,成于瞬间判断,美于技巧天赋,成于经典孤品。还向同学公开了自己的十大秘籍:1、一镜在手有追求;2、两目观察选佳构;3、三到思想记心中(想到,没有敏锐的思想想不到;看到:不深入生活看不到;抓到:没有过硬的技巧抓不到);4、思想品格不可丢(绘画主义、写实主义、新即物主义品格、纯粹派):5、五项语言称元素(新鲜主题的选择,讲究光线的运用,画面分割规律,主体的位置很重要,典型瞬间的抓取,意境与张力);6、六摄画面编角度(平视、俯视、仰视、左视、右视、后视);7、七项措施凝瞬间;8、八项技巧是支柱(超广角,长镜头,长时间曝光,光圈控制,平行追行,旋转追行,移动焦点,一秒钟手持);9、九项探索写风格;10、十佳流派学深透。陈老师留无保留把自己几十年的经验总结告诉我们。为什么在陕北这样相对偏远落后的土地上会产生这样震撼人心的摄影作品,产生出陈宝生这样杰出的艺术大师呢。而现在的我们条件更好了,器材更强了,队伍更多了,为什么再难产生震��人心,叫响时代的杰作作品呢。我们这代人与陈老师还有多远的距离。他的龙马精神,黄河豪情,塞外风情系列作品,激起了同学们内心无尽的冲动,陕北大地有如此之艺术魅力,美的让你心潮澎湃,正是陈老师把平凡普通的影像,经过陈老师镜头的选择、凝聚、调动各种艺术和技术手段,典型化、艺术化的理处,化平凡图像为神奇艺术。所以,这些饱涵深情,用光讲究,造型新颖,主题鲜明的艺术典型的,一经出世,不仅仅震撼中国摄影界,而且,震撼了世界——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展,陈宝生如世界摄影界的一黑马,在世界摄影界掀起了陈宝生现象。

说明: https://ss2.meipian.me/users/5359082/6b6783df5ab541dd81f1381b5b1612fd.jpg-mobile

说明: https://ss2.meipian.me/users/5359082/cec0dfa3dec142088f9fc243f2a3bae8.jpg-mobile

说明: https://ss2.meipian.me/users/5359082/aa1ed9ecb59e417681081f382262b620.jpg-mobile

陈宝生在榆林这片土地上,与黄土地以及黄土地上的人民融为一体,挖掘,发现,感悟这里人民群众喜怒哀乐,他用辛苦、汗水走遍了陕北的山山水水,他用激情、热血甚至生命在进行创作,几十年如一日,不停耕耘,不断研炼,承续古今,融合中西,推陈出新,他用艺术手法,把陕北大地最美的文化元素表现在他的照片中,创造了许多艺术形象和艺术典型,有些评论家称他通过的陕北艺术,建立起能够表达中华民族精神和东方艺术力度的艺术符号体系。文艺理论上就讲,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世界性,陈老师的作品,无疑就是国际水平的作品,一幅幅精彩的画面,代表着陕北的一种文化,一种品质、一种风格。他的典型作品让陕北黄土艺术金矿闪闪发光。

说明: https://ss2.meipian.me/users/5359082/61f4a57454f84831b806148e21072099.jpg-mobile

说明: https://ss2.meipian.me/users/5359082/d1001140d18542cba5937d32ae3d0d16.jpg-mobile

说明: https://ss2.meipian.me/users/5359082/6e47507675884145962ba94773756e1b.jpg-mobile

说明: https://ss2.meipian.me/users/5359082/38b721d4900340119f77c67b7e7b8edf.jpg-mobile

陈宝生60年创作生涯共获国内外摄影奖235项,1988年应邀参加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艺术节,20幅作品排名第一位。1987年获"富士杯"全国摄影十杰,1988年获"柯尼卡杯"全国摄影十杰,同年又获得中国摄影艺术最高奖"金像奖"殊荣。多年来,共发表摄影、书法等各种论文90余篇,先后出版各类摄影集、理论文集了40多本。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突出贡献"表彰证书,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这样的成就在国内也是少有的,在整个西北地区更是凤毛麟角。

说明: https://ss2.meipian.me/users/5359082/55c1a6682a354ff998d5be438b5fb828.jpg-mobile

说明: https://ss2.meipian.me/users/5359082/a4d81b99bc8648d8b68204bda7df9a17.jpg-mobile

说明: https://ss2.meipian.me/users/5359082/b8653cedf8c14322a6bc6bb81119712f.jpg-mobile

说明: https://ss2.meipian.me/users/5359082/87be72fcad664e8fa2cfd0b5e1202d45.jpg-mobile

今年82岁高龄陈老师,依然精神抖擞,激情洋溢,创作热情如涌流而出的泉水,他写诗作画拍照片,还写戏本,不停整理出版作品,我们在他的房间看到几十本精美画册,如《千里沙漠绘新图》、《今日榆林》、《榆林畜牧》、《榆林中国的科威特》、《铁佳州》、《历史上的全秦要户清涧》、《山魂双锁山》、《碛口》、《黄河画廊》、《魅力吴堡》、《碛口揽胜》、《腾飞的定边》、《丰碑》等真实的记录着榆林的发展变化,是榆林成长历史及其珍贵的图像资料。去年,陈老师在麻黄梁蹲点创作,不遗余力地打造榆林双锁山这块独特地域,今年他移师上盐湾寨坬村,又进行新的创作征程,为美丽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建设发挥余热。

陈宝生无疑是榆林最有成就的艺术家之一,他与柳青、路遥等榆林诞生的文化艺术大师一样,是榆林人民的宝贵财富。我们仰望大师,我们爱护大师,我们学习大师。我们更愿陈宝生大师艺术生命之树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