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专业赴榆林新媒体创客空间参加培训会
2024年9月25日,我院新闻学专业师生参加了由中共榆林市委网信办市数据局举办,榆林新媒体创客空间承办面向榆林市传媒人员和自媒体的题为“短视频制作与传播技巧培训”的会议。本次会议邀请了抖音账号“刘国杨的发现之旅”主理人、“陕西文化旅游推荐使者”刘国杨,华商报社视创中心——IP运营总监、商业视频编导陈嘉琦。会议由中共榆林市委网信办副主任石彦林担任主持,我院新闻学专业教师张妮娜、杨程茜带领新闻学专业21、22级的同学参与、聆听了本次培训会。
刘国杨以三个创作主题为切入点,介绍了他是如何在“遗产之旅”“文物之旅”“唐诗之旅”这三个主题上进行创作,他认为好的选题并不一定是最初计划好的,而是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总结而来的。随后刘国杨从粉丝数据分析出发,得出文旅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青年群体的力量,而在新媒体语境下文化旅游最大的营销资源是文化遗产活化的力量,他以景区背诵《滕王阁序》免门票这一事件背后的传播逻辑为例,分析并强调了当下文旅经济的发展中消费者互动分享行为背后带来的影响力。刘国杨还提出了文化旅游的本质就是讲故事的观点,文旅可拍的主题非常丰富,包括古墓葬、古遗址、博物馆、古建筑、名人轶事、诗词歌赋、民俗文化、非遗传承等等,深度挖掘文物、文化遗产的故事内涵,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形成故事,引用“贺成善与牛尊”“孔忠良与皇后玉玺”“谭福全和鎏金铜蚕”等案例阐释了自媒体如何将专业化的知识,进行通俗化的表达,并强调在文化旅游内容的制作上应该重视情怀的打造和文化的认同。
最后,刘国杨通过自己在短视频创作的历程,总结表示在快速试错期应当坚定内心,快速形成模型;在初步成长期应当坚定方向、抵制诱惑,形成稳定的内容创作风格;在稳步发展期应当形成固定的内容发布周期。在内容创作方面,他认为文旅事业的创作道路一定是艰辛的,需要依靠团队的热情与热爱来经营,作品内容要生活化,保持松弛感,同时保持良好的创作状态。
陈嘉琦深入浅出地分享了新媒体时代下抖音短视频的运营方法、账号管理以及流量密码,详细解读了抖音短视频平台的垂类内容分布与特征,并讲述了如何在抖音平台的大数据算法和推送过程中创作符合用户喜爱的短视频内容。随后陈嘉琦围绕不同的垂类内容以及创作者关心的运营策略分享了多个成功的案例供大家参考。在案例中,抖音短视频的发展脉络被分为三个阶段,陈嘉琦对不同阶段的爆款短视频特点进行了详细讲解,同时结合创作者迫切想了解的问题,如品牌IP打造、IP变现、如何高效运营等,分享了自己与团队的实操经验。
此次活动不仅仅是榆林市传媒人员和自媒体的交流会,随着产业与教育融合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说这也是一次教学走向实践的经历,这是学校实现产教融合一体化,建设应用型大学目标的举措,为培养高素质实践型人才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