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文铭党史 人物篇|王尽美:尽善尽美尽年华
王尽美(1898年—1925年8月19日),原名王瑞俊,山东省诸城市枳沟镇大北杏村(今属诸城市)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党的创建和早期革命活动中,做出了卓越贡献。
人物生平
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的直接起因是山东,山东人民参加斗争更为踊跃。王尽美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并在运动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真理。
下半年,北京国立八所院校的学生会和外省的学生会建立了联系,为了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王尽美作为山东学生会代表到北京,接触到李大钊等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成为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外埠通讯会员。
1920年
他与邓恩铭等人发起成立“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研究和传播新思想、新文化。
1921年
王尽美作为代表参与中共一大会议。会上,王尽美向大会汇报了山东党组织建立的情况,并对当前形势和任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谈吐儒雅从容,年轻充满朝气。中共一大后,王尽美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在革命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取“尽善尽美”之意,他将自己的名字王瑞俊改为王尽美。王尽美把从上海带回的《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资本论入门》等宣传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书籍和册子提供给大家。
下半年,随着党的各项工作开展,王尽美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他的活动领域已从学校扩大到社会,从知识分子扩大到工人群众,工作范围从党内到党外,从党务到工人运动。王尽美成了一名职业革命家。
1922年
7月中下旬,王尽美以中共济南地方组织和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的双重身份出席大会。党的二大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指出要通过民主革命进一步创造条件,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年春,王尽美根据中央局的指示,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党的组织方面,几年中,除济南和青岛外,烟台、淄博、青州、潍县、寿光、广饶等地都建立起党、团组织。
人物评价
王尽美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济南小组代表之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1936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曾经说道:“王尽美和邓恩铭是山东支部的创始人。”1952年,毛泽东在山东视察时有一次对山东分局的负责同志说:“你们山东有个王尽美,是个好同志。”
后世纪念
1961年,董必武乘列车经过山东时,时距一大召开已40年,董老感慨万千,写下一首诗《忆王尽美同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