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团建设 > 正文

党史学习教育||文铭党史 人物篇|瞿秋白:书生气浓的革命家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9-30 次浏览 背景颜色: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1935年6月18日),本名双,后改瞿爽、瞿霜,字秋白 ,生于江苏常州。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人物生平

1917年秋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

1919年5月4日,瞿秋白参与了五四运动,加入了李大钊、张嵩年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1922年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3年,主编中共中央另一机关刊物《前锋》,参加编辑《向导》。年底,瞿秋白参与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草案的起草。宣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新三民主义政策。

1925年,先后在中共第四、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共领袖之一。5月30日,“五卅惨案”发生,瞿秋白同陈独秀、蔡和森、李立三、恽代英、刘少奇等领导了爱国反帝运动。6月4日,瞿秋白负责主编出版了我党第一张日报《热血日报》。

1927年2月7日,自编《瞿秋白论文集》。同月22日,上海工人发动第二次武装起义,瞿秋白赶到拉斐德路暴动指挥所参与领导起义。当晚,出席中央和区党委联席会议,连夜起草《上海二月二十二日暴动后之政策及工作计划意见书》,提交中央特别委员会。

1934年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

1935年2月在福建省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从容就义,时年36岁。

个人影响

瞿秋白的一生,日常事务繁重,但他知识渊博,才华横溢,拼命工作,留下了大量的著作,其中许多要作品收入了《瞿秋白选集》、《瞿秋白文集》。他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无论是他英勇献身革命事业的光辉事迹,还是涉及政治、哲学、文学、史学、翻译等众多领域的重要思想,都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

1950年12月31日,毛泽东为《瞿秋白文集》题词,高度赞扬他说:“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2006年10月17日瞿秋白烈士纪念馆在当年烈士就义的地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汀正式开馆。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瞿秋白烈士纪念馆就建在烈士就义地——长汀县城西罗汉岭下,占地59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990平方米,于2005年开始筹备。建成后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瞿秋白烈士纪念碑联成一体,集中展示了烈士光辉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