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文铭党史 人物篇|李子洲:西北革命的播火者
李子洲,1892年出生于陕西省绥德县。1917年夏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入哲学系学习,参加了李大钊创建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五四运动中,任北大学生会干事,被推举为五四游行大会主席团成员,积极参加了“火烧赵家楼、痛打卖国贼”等爱国活动。
1929年2月,由于叛徒出卖被国民党当局逮捕。狱中,李子洲写信鼓舞妹妹李登岳“我不怕死,我一个人牺牲了,还有更多的人活着,将来的社会必定是光明的,不要为我伤心掉泪。
1919年5月,李子洲被推举为学生代表参加了“五四运动”示威游行,被推举为学生代表。他和学生们一起冲破军警的阻挠,包围了曹汝霖住宅,参加了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正义斗争。并且一面设法营救被捕同学,一面继续组织爱国演讲活动。
1919年秋,李子洲与魏野畴、刘天章、杨明轩等创办了《秦钟》月刊杂志。1921年10月,李子洲和魏野畴、刘天章、杨钟健、杨晓初等人又创办了《共进》杂志。1922年10月,《共进》改为共进社,斗争锋芒直指陕西反动军阀和封建势力。
1923年,由李大钊、刘天章介绍,李子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领袖林祥谦和总工会律师顾问施洋等四十余人惨遭杀害.具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中共早期党员李子洲,借鉴十月革命的经验明确指出:“阶级战争开始了,我们要鼓舞起奋斗的精神,一定了牺牲的决心,用手枪,炸弹,前仆,后继,争我们最后的胜利!我们更应知道:最后的胜利总是属于革命的平民;因此勿愁不能成功;勿惧牺牲性命!拿起手枪,炸弹,前进,冲锋,杀尽那无恶不作,祸国殃民的军阀!那才能使社会平等,为争我们的自由幸福。前进!前进!一齐前进!!!”
1926年12月,奉调到西安参加筹建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和改组中国国民党陕西省临时党部的工作。1927年1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陕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青年部部长。
1927年2月,出任西安中山学院副院长兼总务长,和院长刘含初一起确定以“培养指导农民运动,办理党务及军队中的政治人才”为教学宗旨。
1927年7月初,中共陕西省委在西安成立,李任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他受省委派遣,到武汉向中共中央汇报请示工作,代表省委起草了《关于陕西工作开展问题向中央请示》,请求中央选派有能力的干部来陕西工作。
1927年10月12日至次年五月李子洲先后组织清涧起义和渭华起义。
1929年6月18日,李子洲病逝狱中。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42年李子洲烈士灵柩由西安移回绥德城,安葬在北门坡下大路旁,墓前矗立起一座由花栏墙围起的塔式纪念碑,朱德为墓碑题写了碑名:李子洲烈士之墓。毛泽东主席在墓碑上题了词,陕北共产党奠基人。1941年5月,耸立在无定河畔的李子洲纪念石碑竣工落成,纪念碑上镌刻着朱德亲笔写的墓碑:“陕北共产党发起人李子洲之墓”
在八十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的罗章龙曾经这样评价李子洲:“李子洲是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拓荒与播种者、奠基者;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足迹遍十一个省区,最后得以在陕北落脚,站稳脚跟。仅此一点,李子洲同志就足以名垂青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