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榆林市本土作家左子初访谈•新书签售会

作者: 发布时间: 2012-11-13 次浏览 背景颜色:


      11月7日,榆林市本土作家左子初携带他的新作《此处无爱情》,在榆林学院举办访谈及新书签售会。此次签售会旨在为广大学生和读者提供“走进作家、收获知识、自我升华”的学习平台,同时为广泛了解陕北本土作家的写作情怀和创作历程,激发文学创作的高潮。
    此次活动由榆林学院教务处、共青团榆林学院委员会、榆林学院中文系主办。19点30分访谈会在学院逸夫楼正式开始,榆林学院教务处处长白振飞、院报编辑部主任高谋洲、中文系副主任贺智利等参加此次活动并分别讲话,期间均表达了对左子初老师的深切崇敬与感谢,感谢其对榆林文学创作地杰出贡献。
    左子初,榆阳区红石桥乡人,出生于1961年,1998年调榆阳区教育局,现为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公室主任,他还是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榆林市作协理事、榆阳区作家协会主席。《职务犯罪预防之声》杂志特约记者。他于理科的行政管理专业出身,在走向文化道路后便从未停下创作脚步,一直于业余时间从事小说、散文创作,自1987年起,至今已有25个年头,曾出版小说集《爱的十字路口》,受到读者广泛好评。他的小说以质朴真切的语言,鲜活真实的人物形象,在文学界也有广泛的好评。
    此次,他的新书《此处无爱情》共收录五个中篇小说:《此处无爱情》、《新闻者》、《只有一个秋天》、《当兵的哥哥回来了》、《蔡永福的故事》,作品反映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二十一世纪初人们的生活和爱情片段,记录的是黄土高原人质朴而真切的爱情故事,期间透露的是哀婉、无奈极易打动人心,作者深切的家乡情结使书中字里行间也大都展示家乡生活及特点,能让读者从侧面充分感受和领略到榆林之美,也从质朴真切的描述中揭示出当代爱情的困顿、无奈,引起人们无限遐思。
    在谈及自己从事文学创作以来的心路历程,与读者分享《此处无爱情》的创作过程时,他说,男女相爱,本属恒情,没有爱情的生活是畸形的、残缺的生活,在他质朴的外表下,有着无数如陕北汉子的厚重深沉,略带羞涩的脸庞在主持人的询问中显得紧张,却让我们看到了他内心的真切、细腻和对于爱情的独到感悟理解。
    在拥挤的签售会现场,远远凝望人群缝隙中左老师默默签字的身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到,深深佩服这位已人到中年,还执著于文学创作、执著于对爱情的理解与叙说的伟大文学歌者。